選擇熱電偶要根據(jù)使用溫度范圍、所需精度、使用氣氛、測定對象的性能、響應(yīng)時間和經(jīng)濟效益等綜合考慮。 1、測量精度和溫度測量范圍的選擇 使用溫度在1300~1800℃,要求精度又比較高時,一般選用B型熱電偶;要求精度不高,氣氛又允許可用鎢錸熱電偶,高于1800℃一般選用鎢錸熱電偶;使用溫度在1000~1300℃要求精度又比較高可用S型熱電偶和N型熱電偶;在1000℃以下一般用K型熱電偶和N型熱電偶,低于400℃一般用E型熱電偶;250℃下以及負(fù)溫測量一般用T型電偶,在低溫時T型熱電偶穩(wěn)定而且精度高。 2、使用氣氛的選擇 S型、B型、K型熱電偶適合于強的氧化和弱的還原氣氛中使用,J型和T型熱電偶適合于弱氧化和還原氣氛,若使用氣密性比較好的保護管,對氣氛的要求就不太嚴(yán)格。 3、耐久性及熱響應(yīng)性的選擇 線徑大的熱電偶耐久性好,但響應(yīng)較慢一些,對于熱容量大的熱電偶,響應(yīng)就慢,測量梯度大的溫度時,在溫度控制的情況下,甘肅耐高溫?zé)犭娕急Wo管廠,控溫就差,甘肅耐高溫?zé)犭娕急Wo管廠,甘肅耐高溫?zé)犭娕急Wo管廠。要求響應(yīng)時間快又要求有一定的耐久性,選擇鎧裝偶比較合適。 4、測量對象的性質(zhì)和狀態(tài)對熱電偶的選擇 運動物體、振動物體、高壓容器的測溫要求機械強度高,有化學(xué)污染的氣氛要求有保護管,有電氣干擾的情況下要求絕緣比較高。
熱電偶的基本誤差:誤差是熱電偶本身固有的,還包括上一標(biāo)準(zhǔn)的傳遞誤差。解決方法:可采用檢定校驗的方法使其控制在允許偏差范圍內(nèi),也可在實際測溫中將熱電偶偏差進行修正,得到的真實的溫度。 絕緣不良引起的誤差:熱電偶使用時兩熱電間以及它們和大地之間應(yīng)有良好的絕緣,不然將會有熱電勢損耗,直接影響測量結(jié)果的準(zhǔn)確性,嚴(yán)重時會影響儀表的正常運行。 解決方法:把熱電偶的引線接在鐵管內(nèi),并將鐵管接地。把熱電偶懸空,熱電偶不與爐壁的耐火磚接觸。把參考端接地,在熱電偶(或補償導(dǎo)線)輸出端的一端,通過一個容量足夠大的電容接地。用屏蔽的方法,可使泄漏的電流經(jīng)過金屬屏蔽物直接接地,不在流入測量回路,從而消除干擾誤差。
在熱電偶的技術(shù)參數(shù)里面,有兩個名詞:長期工作溫度和比較高工作溫度,詳見下列: 1、鎳鉻-康銅熱電偶 E 長期工作溫度0-800度,比較高工作溫度0-1000度。 2、鎳鉻-鎳硅熱電偶 K 長期工作溫度0-1000度,比較高工作溫度0-1300度。 3、鉑銠10-鉑熱電偶 S 長期工作溫度0-1300度,比較高工作溫度0-1600度 4、鉑銠30-鉑銠6熱電偶B 長期工作溫度0=1600度,比較高工作溫度0-1800度 所以熱電偶使用壽命一般只考慮了高溫氧化氣氛下熱電偶電、保護管的耐受能力,還沒有將高溫環(huán)境下各種還原性氣體、性氣體、液體對保護管、電的侵蝕計算在內(nèi),而高溫又是熱電偶的比較大克星